王支书的助残“三字经”
今年5月中旬,一个消息在如东洋口镇不胫而走:耿庄村张某等20多户残疾人家庭加入了邻村甜港村的振洋残疾人扶贫基地。甜港村有个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50多户残疾人家庭搞养殖,人均年收入都在8000多元,这让邻村的残疾人十分眼红,如今,这样的好事怎么落在耿庄村的残疾人头上呢?原来今年耿庄村新来了个叫王彬的支部书记。耿庄村的残疾人加入甜港村的扶贫基地和王彬有什么关系?这要从王彬和他的兴洋养殖公司说起。
1992年,20岁的王彬开始养猪,21岁开始养鸡,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办起占地30亩,设备一流,有5个全自动化蛋鸡养殖示范场,1个商品猪养殖场,鸡存栏22万羽,生猪存栏7000头,年上市无公害鸡蛋4800吨,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的现代化养殖场,幷于2005年注册登记成立“兴洋畜禽养殖公司”,2008年3月,公司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并注册了“振洋”牌鸡蛋的商标,在南通、上海等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王彬不仅成了苏中有名的“鸡王”,还当上了村支部副书记。
王彬是一个扶贫的热心人,对残疾人更是抱有特殊的感情,前些年,凡是愿意来他公司就业的残疾人他都接收,让他们做些捡蛋、喂料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其中有些能力较强的残疾人在公司工作1、2年以后回家自主创业,王彬都给予扶持。洋口镇残联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与王彬联系,希望以他的公司为依托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让更多残疾人走养殖致富之路,王彬欣然接受。于是如东振洋残疾人畜禽养殖扶贫基地在2013年4月份成立。可是,要让这些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金,三没有劳力的残疾人养殖致富,王彬在“传”“帮”“带”上还真花了一番大力气。
热心传。基地成立之初, 大部分残疾人家庭对能不能养殖致富,心存疑虑,为了动员更多残疾人参加基地,从事养殖,王彬通过村广播、基地宣传栏、QQ群等方式进行宣传,为残疾人养殖户提供畜禽养殖市场信息,通过这些措施,甜港村的残疾人养殖户很快发展到50多户。残疾人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养殖没有技术,王彬毫无保留的教授,基地每年举办2—3 期养殖技术培训班。2013年发生口蹄疫时,王彬一户一户上门指导,帮助养猪户及时防疫,渡过了难关。去年7月11日,王彬还就夏季高温畜禽防病防瘟,召集从事蛋鸡和生猪养殖的残疾人及亲属开展技术交流,请已经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养殖能人王秀萍等现身说法,产生了良好技术推广效果。
真心帮。对10多个没有养殖能力和技术的特殊的残疾人,王彬就吸纳到自己的养殖公司从事喂料、捡蛋等劳动,每月收入在800到1500元。对略微有能力的残疾人,王彬就极力鼓励,扶持他们自己发展养殖。最初,为了打消残疾人的顾虑,王彬让残疾人免费领取苗鸡进行尝试性养殖,不少残疾人正是通过免费养殖积累了经验,扩大了规模。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养殖效益,王彬从苗鸡入栏开始,对饲料供应、卫生防疫、鸡蛋销售等各个环节,给予帮扶。残疾人都是困难户,发展养殖,没有钱买苗鸡,买饲料,王彬就赊欠给他们,基地每年举办两次大型活动,免费发放苗鸡、饲料。基地成立以来共免费发放鸡苗4批次,8000多羽,饲料2000多公斤。碰到不景气的时候,王彬还保护价收购鸡蛋和鸡,确保残疾人的收入。残疾人在王彬公司购饲料每吨比市场便宜40多元。在生猪行情低迷,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本时,王彬作他们的坚强后盾,采取保本补贴的形式,对基地生猪养殖成员进行补助。王彬每年还拿出近10万元资金扶助残疾人养殖户。甜港村一组村民於某,妻子是精神二级残疾人,为了照顾妻子,原先在外开车的於某只好辞掉工作,家庭十分困难。2009年,王彬帮助於斌夫妇办起了50多头的小规模养猪场,2012年看准行情,一下子发展到存栏500头的规模,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了洋口镇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
悉心带。扶贫基地配备专职人员,上门为残疾人养殖户送饲料、收购商品猪和鸡蛋。从苗鸡入栏开始,对饲料配给、卫生防疫、鸡蛋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一条龙服务,检查督促残疾人养殖户按照基地要求科学饲养。养殖户没有能力销售鸡蛋,王彬组织他们一起到上海、苏州等城市去闯市场。甜港村6组今年47岁的残疾妇女王秀萍原来在王彬的养鸡场打工,王彬看见她对养鸡十分感兴趣,经常对她传授养鸡的技术,2005年王秀萍搭起三排鸡舍,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王彬对王秀萍从苗鸡养殖到鸡蛋销售进行全程帮带,现在王秀萍的养鸡场已经发展成占地3亩多,存栏蛋鸡1.1万羽的规模,每年能够赚10多万元,行情好时年收入近20万元。
如今,振洋残疾人扶贫基地已经发展到甜港、耿庄两个村,有80多户残疾人家庭,平均每户年增收10000元左右,实现了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振洋残疾人扶贫基地被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省一星级残疾人扶贫基地的荣誉称号,王彬也多次被表彰为市、县残疾人扶贫先进工作者。
(县残联办公室供稿)